神秘内容 Loading...
为了以更美好的面貌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来临,人们对北京街头的英文标识也开始关注起来。近日有人提出,应将一些公共厕所英语标示W·C改为Toilet。对此,我有一些不同意见。 (来源:专业英语学习网站 http://www.EnglishCN.com)
首先,提议者的理由之一是W·C为“英国本土的俚语”。但我觉得这恰恰应该是保留W·C的重要理由。英文字母实际上是升华了事物具象的“高级象形字”,W的最初含义是人的生殖器官,C是房屋一类空间所在。英国民间俗语用W·C表示“方便的地方”,是非常贴切传神的。
其次,公共厕所英语标示W·C在中西欧国家也是通用的。德国、荷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梵蒂冈等地的公共场所、旅游景点都用W·C表示“方便之门”所在。
第三,W·C在国内多年使用,约定俗成,已为国人所接受。这两个英文字母简单明确,易读易记易识,不存在歧义。相比之下Toilet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更难读、难记、难识。
最后,提议者的理由之二是“很多美国人根本不知道(W·C)这个词的含义”。一些美国人不知道W·C,说明他们对自己的语言(美式英语)源头———英国英语不了解或了解不多,不一定就能够成为改动的理由。我们要“同国际接轨”,不是同美国接轨。W·C在国际上通用,美国人不知道其含义,那就请他们继续学习。世界上各民族都在学习自己不懂的东西,美国人也应该这样。我们没有必要为一个国家可能到中国来的公民,就改动一个发源于英语源头的、国际上已经通用的、并没有多大歧义的词组。
对北京街头英语标示不规范容易引起误解乃至闹出笑话的词语是应该纠正的,但对于W·C这类词语,应该慎重一些,可能的话在传媒上公示一下,不仅听取美国人的意见,也听听英语源头国专家的意见;不仅听外国人的意见,也听听中国人的意见,再作出是否改动的决定。毕竟,大规模换一次牌子也是需要成本的。(夏廷献) |
|
|
|
|
|
|